新时代青年要在践行红旗渠精神中涵养“四种气质“(第三期),太阳成集团tyc122cc,3分钟
大家好,我是本期青年之声的讲述者周佳悦。
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:“红旗渠就是纪念碑,它记载了林县人不认命、不服输、敢于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。要用红旗渠精神教育人民,特别是广大青少年。”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富朝气、最具生机的力量,是党和国家事业的“接班人”,是新时代新征程的“生力军”。当以“誓把河山重安排”的决心和“不建成大渠不还乡”的毅力涵养“四种气质”,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,展现青年担当、贡献青春力量,把青春热血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。
坚持培根铸魂,用红旗渠精神砥砺初心,涵养爱党、报国的“正气”。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,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。红旗渠是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缩影,红旗渠精神是新中国建设发展史上不可或缺的宝贵精神财富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,林县人民为了解决吃水问题,打旱井、引山泉、修水塘,采取各种措施,与缺水的命运进行着持续的抗争,但都没能从根本上改变生存困境。只有在党中央治水方针的指导下,在社会主义“集中力量办大事”制度的优势下,在林县县委统揽全局、协调各方下,才修成了红旗渠,把过去的不可能付诸实现。
扎根平凡岗位,用红旗渠精神浇灌作风,涵养甘于奉献的“静气”。无私奉献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,是中国共产党人重要的精神特质,在党的精神谱系中始终闪耀着耀眼的光芒。无私奉献是红旗渠精神的主要内容,在一代代看渠人身上薪火相传、熠熠生辉。五十多年来,负责看护渠道的年轻人接力传承、脚踏实地,长年坚守在渠上,居住、生活、工作在远离人烟的山旮旯,不讲福利待遇,不怕孤独寂寞,用他们的青春之光点亮奋斗的星星之火,像“啄木鸟”一样呵护着红旗渠的安全和健康。正是有这样一批视渠如命的人,才使得红旗渠大大超过了设计使用寿命。正是有这样一批无私奉献的人,红旗渠精神才能在神州大地生根发芽、枝繁叶茂。
(选自学习强国《新时代青年要在践行红旗渠精神中涵养“四种气质”》)
初审:韩慧
复审:焦晨阳
终审:于浩